被父母强制考公5年后,她终于疯着当上了“局长”
文 | 米粒妈
前两天,米粒妈刷到一则令人背后发凉的新闻:
(相关资料图)
四川,一位身穿病号服的年轻女子,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呜呜咽咽地唱着小调,看看怪疹人的。
而这位姑娘生病的原因,更是让米粒妈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孩子在毕业之后没找工作,一直被父母逼着考公务员,整整考了5年都没有考上。
在接连失败以及家人的强势高压之下,姑娘从去年开始就有了一些异常反应,经常答非所问,还扬言自己是局长,从一个开朗鲜活的年轻人变得神经兮兮的,最后检查出患上了精神分裂,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范进中举”,可悲的是,她甚至还没考中,就疯了。
说实话,米粒妈并不认为几次考试失败就能把一个人逼疯,倒是热搜关键词中的“强制”二字特别扎眼,我不知道这背后隐藏了多少个争吵后不眠的夜晚,多少父母的咒骂、贬低、打压,多少亲友的白眼和冷嘲热讽,以及多少次女孩心碎的声音。米粒妈写过日版“吴谢宇”,就是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长大。
很显然,这出悲剧的起因正是父母企图强硬地插手孩子的人生,最后活活把孩子逼疯的。
也难怪有人说,这家子病最重的不是孩子,而是她的父母。
与此同时,另一个女孩也引起了争议:95后的任赛男毕业后选择了一份相当“炸裂”的职业:寿衣模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直播间试穿并展示寿衣,并且一干就是7年。
小任曾经因为这份工作遭受了不少非议,什么难听的话都听过,有人说她长得“阴气重”,有人说她肯定嫁不出去、太晦气。
可是,小任自己倒是觉得这份工作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她能帮助千千万万的人体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刚开始,小任的母亲也不理解女儿,要她马上辞职。
但时间一长,妈妈也渐渐理解了小任对这份工作的坚持,也越来越支持她,甚至在小任被恶评气哭的时候,妈妈还能耐心地安慰开导女儿,如今小任的事业越来越红火,绝对离不开母亲给予的理解和力量。
这两个结局截然相反的案例,不禁让米粒妈再次想起纪伯伦那首著名的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米粒妈觉得,生命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选择和自由生活,如果父母不懂得从孩子的人生中得体地退出和放手,强行以爱之名剥夺本属于孩子的选择权,那么只会制造更多的悲剧和不幸。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名刚上初三的女孩讲述了自己的烦恼: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深深爱上了写小说,至今已经写了56本、30多万字。
但是,她的数学成绩却不太理想,这也成了她的心结一一父亲认为是写小说耽误了学习,勒令她不许再写小说,还冲进女儿的房间,疯狂撕毁了小说,还用胶带封死了她所有课外书。
女孩绝望地说:
“爸,你这样把我的小说给这样摧毁了,我就感觉我那段时间,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座右铭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毁了诗书就等于毁了我全身上下这华丽的气质。”
而且,她也为偏科而苦恼,努力向父亲解释着自己的无奈:
“其实,我也是特别想学好它,可是我天生就长了一颗文科的脑子,就特别难去懂一些关于数学的知识,然后写小说也能帮助我更好地学习语文”。
最后,她问父亲:为什么要撕掉自己的小说?
可以看出,女儿虽然满是委屈和伤心,但她已经在极力压制内心的难过,用轻松的语气和父亲沟通了,真的很了不起。
可是父亲呢,仍然“语重心长”地回答:
“你偏科严重,这样下去考不到好的高中,更考不到好的大学。”
“别人能行,你也能行,我相信你,你会把这个成绩赶上去的。”
What?米粒妈真的很怀疑,这位父亲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孩子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是鸡同鸭讲,驴唇不对马嘴。
他压根没有意识到,这个时候女儿需要的不是说教,更不是“我相信你”这样空洞而敷衍的鼓励。
她想要的,是父亲对她心之所爱的理解和认可,对她付出努力的肯定和鼓励啊,她想要的,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句“爸爸知道你很努力了,失败了也没关系,会写小说已经很厉害了,不管怎样爸爸都会支持你的!”
说实话,父亲那句“我相信你”,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更沉重、更窒息的压力,他仍然在自己的那套逻辑里打转,仍然企图将女儿扭转到自己期望的轨道上,即便女儿明明已经说了就是学不好数学,已经说了不写小说就等于丢了魂,可是这掏心掏肺的倾诉,全都像一拳打在冰冷的墙壁上,收不到任何她渴望的回应。
所以在最后,女孩只能尴尬地笑笑,强忍住失望转身下台了。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多多少少总想插手一下孩子的人生:
八岁告诉你,不要再踢球玩游戏,只能学习、考名校;
十八岁告诉你,大学和专业要选好就业的,别找喜欢的;
二十八岁告诉你,这个年纪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是要了父母的命。
整个过程中,pua、情感勒索、我是为你好是父母惯用的三大法宝,一套组合拳下来,没几个人能招架得住。
甚至有家长达不到目的的时候,还会玩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一套,这样的父母总是会让米粒妈想到巨婴这个词一一他们自然地就认为孩子活该围着自己转,无底线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米粒妈更想提醒大家的,是那位初中女生遇到的控制一一
没有大吵大闹,甚至还披着鼓励的外衣,可是也更隐匿而残酷,因为这会让孩子反过来感到自责、内疚,甚至自我怀疑、自我压抑,直到有一天,全部的痼疾和病灶,都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爆发,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还记得在东京奥运会上,为国夺得首金的射击小将杨倩吗?
其实,杨倩出生在宁波姜山镇一户非常普通的家庭,她的射击天赋也是偶然间展露出来的。
那年村里庙会上,小杨倩玩气枪打气球的游戏,一打一个准,奖品拿到手软,父母这才发现,原来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女儿竟然是个神枪手。
是金子总要发光,2011年,杨倩的启蒙教练虞利华一眼就看中了她,想要带她走专业道路。
这时父母却犯了难:
他们只希望女儿规规矩矩地上学、工作、结婚,过普通人的小日子,从来没想过让女儿当运动员,更别说这条路那么苦、那么累,有几个人能拼出成绩来呢?
杨倩的父母犹豫了,可是他们并没有急着回绝教练,而是把问题的利弊得失和自己的担心,都放在明面上和女儿聊了聊,并且将选择权交给了杨倩。
当运动员!
11岁的杨倩就这样决定了自己的未来,父母也在此时坚定地和她站在了一起,义无反顾地支持着她。
其实,杨倩曾经受不了苦行僧般的训练想要放弃射击,但父母却告诫她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就这样,在父母充分的尊重、陪伴和鼓励下,杨倩在训练一年后就拿到了全国亚军,16岁考入清华附中,18岁考入清华大学经济学院,21岁拿下奥运冠军,简直就是开挂般的人生!
在采访中,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感谢爸妈,教育了我,培养了我。
试想,如果当初父母执意不肯让杨倩学射击,那么今天,不但他们家会少一个优秀出众的女儿,咱们也会失去一个为国争光的英雄!
父母对子女的尊重来自于格局,而格局来自于胸怀,胸怀来自于成长和自省。
其实米粒妈一直觉得,喜欢控制孩子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是懒惰的。
因为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孩子到底怎么了,不愿意改变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只是一味让孩子照搬自以为成功的经验,却从来没想过孩子适合走哪条路,以及自己对成功所谓的定义,到底有没有问题。
真正有头脑的父母,绝对不会在孩子显露出与自己相左意见时,就急看打断、纠偏,而是会好好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我与孩子的矛盾,是不是因为我对ta了解得不够多?
孩子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会对他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是不是因为我自身的局限性导致无法和孩子沟通?我该怎样寻找信息和建议?
听从孩子的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我能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兜底?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在做决定并为之负责,米粒妈觉得才称得上是清醒、有担当、有头脑的父母,否则,不过是专制又不负责任的老顽固罢了。
美国作家姆辛说:
父母首先要不断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从而学会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自己做决定。
为人父母,千万不能只由着自己的情绪、直觉和惯性来和孩子相处,否则管得越多、管得越严,结果只会越糟糕,越不可收拾。
有句话说得好,以昨日之法,教育今天的孩子,将使他们失去明天。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首先升级认知和格局,破除自己固有的执念,给予孩子更多呼吸的空间和自由,将他们当做平等的人来沟通,还给他们一个能够自我主宰的人生。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