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看点】南安的家长注意了!事关幼小衔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
(相关资料图)
为了更好地渗透幼小衔接工作,缓解家长焦虑的育儿心情,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幼儿园也开展了幼小衔接工作。那么,在上一年级前,家长们如何破解“抢跑”焦虑?又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一起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现象】
走进校园 幼小衔接初探索
“课间十分钟能做什么?”“上课的时候可以上厕所吗?”“小学教室里有什么?”最近这段时间,南安市第五小学迎来了一批可爱的小参观者,他们是来自南安市第五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入校园,五小老师们化身为导游,热情地接待了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客人们。他们仔细地听着老师介绍校园的环境,一双双小眼睛认真寻找着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这是南安市第五幼儿园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与南安市第五小学开展的进校园参观活动。在参观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绘画的方式设计了“小学知多少”调查表。
在观看完小学哥哥姐姐们的课间操后,幼儿园小朋友们走进学术报告厅。五小一年级的老师详细地为孩子们介绍了美丽的校园环境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一年级的几位哥哥姐姐还向孩子们分享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聆听完老师和哥哥姐姐们的精彩讲述,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更加憧憬美好的小学生活。
紧接着,小朋友们走进一年级教室,提前当了回小学生。
课堂上,五小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用亲切的话语向大家介绍了小学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鼓励小朋友们掌握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培养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小朋友们坐姿端正,听得入迷,时不时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心中悄然开启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无独有偶,记者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不少幼儿园或组织大班小朋友走进小学,或对家长展开知识宣传指导,均开始未雨绸缪,开展起了不同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
【专家】
学习生活习惯才是衔接重点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路上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后继学习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幼小衔接?在幼小衔接中,家长们又该做哪些准备呢?
面对幼小衔接,不少家长一直纠结,要不要趁着这一个关键时期“抢跑”,让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对此,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中心主任杨凯红表示,“抢跑”不一定能赢,甚至会起反作用,建议家长放平心态。
在杨凯红看来,上过校外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一开始升入一年级时,学习是比较轻松些,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她发现,经常有孩子反映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在校外学过了,这些提前“抢跑”的孩子有的反而对上课失去兴趣,也难以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长久来说对孩子是不利的。
杨凯红表示,小学与幼儿园的“双向衔接”,衔接的重点应该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能力等具备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有着丰富幼小衔接经验的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黄献串则建议家长,在升入小学的这段时间里,家长们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暗示。可以通过言语暗示,让孩子猜猜,上小学会学到什么……可以通过榜样暗示,与正在上学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倾听他们在上小学时的趣闻趣事……可以通过行动暗示,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准备上学用品,让孩子把学习用品放进书包里,激发上学期待。可以通过环境暗示,给孩子布置一个学习角,准备好小书桌、小书柜,贴上一些坐姿图、字卡……
此外,黄献串强调,家长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时间管理意识。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孩子的发展大有好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作息计划,如:什么时段看书,什么时段锻炼身体……制订好计划以后,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幼儿严格执行计划。
“在衔接工作上,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上学是美好的,是了不起的。有这样的认同,也就做好了上学的心理准备,有助于孩子高高兴兴上好学。”黄献串表示。
THE END
记者:王菲娜 林超连 李想
编辑:商妹儿 审核:黄种成